奮戰(zhàn)600天,古金高速首座長隧道雙幅貫通
8月30日上午10時許,隨著“轟隆”一聲炮響,長達2786米的左洞隧道實現(xiàn)貫通。至此,古金高速首座長隧道實現(xiàn)雙幅貫通,標志著古金高速距離建成通車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!
朱家山隧道作為古金高速重點控制性工程,地處烏蒙山深處,兩公里長的隧道穿越了古藺縣龍山鎮(zhèn)和觀文鎮(zhèn)。根據(jù)施工前的勘測數(shù)據(jù),隧道穿越地段均為四、五級圍巖,其中五級圍巖占比高達87%,下穿地質條件極為復雜,存在斷層、暗河、溶洞、涌水、突泥、微瓦斯等不良地質條件,是古金高速項目建設中一塊難啃的“硬骨頭”。
2020年12月項目動工之初,項目部制定了左右兩洞同時雙向掘進的施工方案,采取四個洞口同步作業(yè)。經(jīng)過600余天日夜奮戰(zhàn),項目部在克服重重困難之后,順利實現(xiàn)朱家山隧道的安全貫通。
智慧建造,隧道掘進安全渡過“激流險灘”
在朱家山隧道施工過程中,諸多不良地質引起的技術及安全問題,成了擺在施工單位面前首要解決的施工難題。為確保工人安全進洞、平安出洞,項目部引進智慧化隧道管理系統(tǒng),將機械化與智能建造有機結合,實現(xiàn)機械化減人的目標。
為提升工程質量,項目部引進全套隧道施工機械化工裝設備。在隧道掘進過程中,采用光面爆破+機械化配套施工技術,運用智能防護開挖臺車、拱架安裝臺車、大型濕噴機械手、二襯智能臺車、自行式液壓仰拱棧橋等十余條創(chuàng)新機械化生產(chǎn)線,極大地降低工人勞動強度,提高工作效率,改善作業(yè)環(huán)境。
同時,項目部還運用可視化三維地質建模技術、地質精細化探測、超前地質預報及瓦斯自動監(jiān)測系統(tǒng)等一系列智能化設施,確保隧道掘進安全渡過“急流險灘”,保證隧道施工安全及實體質量。
朱家山隧道全幅貫通,為古金高速的順利建成通車奠定了基礎。該項目建成后,將成為成都至貴陽最便捷的通道,也將為古藺縣域經(jīng)濟發(fā)展提供強有力的促進帶動作用。